贵池区牌楼镇:党建引领出真招 就业帮扶暖民心
安徽网池州消息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贵池区牌楼镇坚持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重大政治责任,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推行“党建+就业”服务模式,通过狠抓责任落实、明确帮扶任务、开展就业服务,全力保障农民工务工就业。
狠抓责任落实“一盘棋”。通过压紧压实镇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、包保镇村干部、定点帮扶单位的责任,形成区、镇、村层层抓落实,干部群众合力促攻坚的良性局面。通过强化各部门联动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、志愿者、两小组长等多群体力量,采取镇、村同摸排的方式,上门摸排就业困难群体底数351余次。重点关注边缘户,防止边缘户和非建档立卡就业困难户因就业困难致贫,申请增加公益性岗位。及时分析和研判疫情对农民务工收入的影响,把解决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与疫情防控、乡村振兴同安排同部署,把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和推进农民就业统筹起来开展,把政策扶持与农民务工有机结合。
壮大特色产业“开山斧”。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项目吸纳就业。把吸纳农民工就近务工作为农业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,当前审批的农业项目和农业企业必须在当地吸纳农民工。培育市级新型经营主体2家,推动池州再生稻协会积极申报地域标志“池州再生稻”公共品牌。加强佳山水蛭基地建设,木耳、樒树、苔藓、瓜蒌、艾草、油茶等特色种植进一步发展。其中2022年佳山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0.9万元,带动佳山村群众创业增收260余万元,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30人增收10万元,流转土地300亩。同时镇级重点发展毛竹、茶叶、油桃、木耳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和水蛭、小龙虾等养殖业,改造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叶种植园和毛竹生产基地,2022年底粮食种植总面积达18000亩,其中再生稻1300亩,玉米种植1920亩,小麦种植750亩,粮食总产量达9000余吨;水蛭养殖面积达350亩,稻田混养小龙虾养殖面积250亩,木耳种植45万棒,增加农民用工千余人,切实提高了当地村民劳务收入。 娱乐新闻网
党建+技能培训“不打烊”。通过电话、微信、上门走访调查、召开镇级招商引资座谈会、春风行动乡村振兴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渠道,全面梳理全镇周边区域、镇级在外成功人士关于从事各类经营主体的用工需求,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,精准掌控数据,建立“双向”台账,确保就业供给成功率。同时广泛宣传欢迎返乡人员“看家乡变化提发展建议谈创业计划”、助力“战疫情、推农业,保民生、促就业”共同推进等标语,营造浓烈返乡就业氛围。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农业技术推广培训,转变农民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的观念,有针对性开展培训2100余人次,确保春耕春种“有人干”,从事农业生产“有盼头”,成功推荐百余人人火速就业,实现稳定脱贫,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。 泗县新闻网
目前全镇有1217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返岗就业,其中脱贫户务工总人数1060人,省外务工人数419人,省内县外71人,县内务工人数570人(镇光伏公益岗位26人,区级公益性岗位64人);边缘户务工总人数157人,省外务工人数68人,省内县外17人,县内务工72人。(通讯员:钱阳)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woodandbell.com/9227.html 池州区县网
- 相关文章
- 最新文章
- 推荐文章
- 青阳县新河镇:保用工稳就业 营造温馨营商环境
- 贵池区牌楼镇:聚焦“急难愁盼” 为民送水解民忧
- 贵池区牛头山镇:党建引领“三抓三提升” 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高效
- 贵池区乌沙镇举办2023年“宜业回池”现场招聘会
- 青阳县蓉城镇: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
- 贵池区乌沙镇:喜报送上门 现役军人荣获三等功
- 青阳县新河镇:深入学习贯彻“一改两为”会议精神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
- 青阳县乔木乡:猜灯谜剪福字做汤圆 多彩活动庆元宵
- 青阳县乔木乡:村社服务小分队 送去温暖与安慰
- 贵池区乌沙镇开展庆元宵志愿服务活动